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400-108-3569
接插件是插头和插座端子类零件的简称,经常被用于各种开关、塑胶件和各种电器设备(尤其是汽车电器)的连接上,并且要求在不用工具的情况下,插头能迅速的插入和拔出。由于接插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零件,其形状复杂、尺寸小、精度高,成形工艺一般包括冲孔、落料、弯曲等冲压工艺,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成形,则需要很多套模具,生产效率低,成本较高,而且零件在成形时定位困难,形状不易保证。级进模是复合工序冲模,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、翻边、弯曲、拉深、立体成形及装配工艺,减少了中间重复定位等工作,在大批量生产中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。因此,一般来说,接插件宜采用级进模冲压成形。但是,级进模结构复杂,技术含量高,设计灵活性大、难度大;设计和制造中的经验、推断和目测工作量多,不同的设计者之间的差别大。模具设计与制造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,要在修模、调整、试冲时解决,因此设计和制造的周期长,费用较高,故比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。
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薄板冲裁和弯曲工艺中各因素的影响规律,选取图3-1所示的接插件进行实验研究。此接插件成形工艺包括冲裁和弯曲,弯曲工艺较复杂。考虑到接插件在电子行业中的重要性,边缘不允许有毛刺。初选两套方案:第一种依次为冲定位孔、冲外形、Z形二次弯曲及宽边的弯曲、校正弯曲、分离。该方案的主要缺陷是,由于累积误差,在分离工序会出现很多毛刺,很难保证产品质量;第二种方案依次为冲定位孔、冲外形、宽边弯曲、Z形弯曲及校正弯曲、分离。这种方法把分离工序安排在触针边能很好的解决毛刺问题,而且将弯曲部分安排在最后工序,可以简化模具结构和顺利出件。具体排样如图3-2所示。
由于本文中实验在实验室进行,不是大批量生产,且实验室条件无法实现级进模,所以根据本文中设计出如下工序路线成形该接插件。工序1:冲定位孔和分离;工序2:冲外形;工序3:弯曲,成形工艺路线示意图如图3-3所示。
(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)